商洛分公司《古田軍號》觀影心得(一)
發布時間:2021-04-20 來源:商洛分公司
《古田軍號》觀后感
常安成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共陜西地建商洛分公司委員會的組織下,觀看了重大黨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該電影是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電影講述了1929年,紅四軍到達閩西,特別是到古田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古田會議”前后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1929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堅定理想信念,加強自身學習。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始終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著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注重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果,真正做到學深學透、全面領會、深刻理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弘揚優良作風,做到求真務實。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福建古田是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我們要從古田會議精神中汲取養分,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傳統作風。帶頭執行,率先垂范,深入基層一線,做好調查研究工作,真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改善工作方式方法。
壓實工作責任,勇于擔當作為。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從群眾所想、所急、所憂的小事入手,在干部群眾中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作為一名青年干部,更應該立足本職工作,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加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推動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中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有利于推薦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利于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回望,我們不忘初心;前行,更加牢記使命。
古田,閃爍著光輝的歷史,在寂靜的小鎮靜靜地流淌。那歷史的回聲,激蕩在小鎮的上空,從小鎮飛越群山叢林,光芒千秋。
《古田軍號》觀后感
陳在星
地建集團商洛分公司組織全體干部職工觀看由八一電影制片廠、福建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河北廣電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本部電影是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電影講述了1929年,紅四軍到達閩西,特別是到古田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古田會議”前后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里的主旋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電影《古田軍號》的初衷是為了和當代的青年人保持同樣的語境,給他們有更多的代入感,從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通過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使命與初心,進而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我看了電影《古田軍號》后很震撼,感慨良多。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應當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工服務在地建集團主業-土地整治工作生產第一線的普通員工,我們更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以革命先烈為榜樣,自省自勵,牢記黨的光榮歷史。要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始終把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著力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不斷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注重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果,真正做到學深學透、全面領會、深刻理解。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我們要從古田會議精神中汲取養分,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傳統作風,深入工作一線,做好土地整治工作。
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精神,有利于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有利于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觀看《古田軍號》后,我深刻認識到必須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堅持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壓實工作責任,勇于擔當作為。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要立足本職工作,強化責任擔當,以更加積極向上、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為實現千億地建努力奮斗。
《古田軍號》觀后感
崔亮亮
古田軍號是由八一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影片,講述了新人革命是毛澤東帶領紅四方面軍,面對重重磨難,堅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與非凡歷程的故事以及在中國工農紅軍的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節點古田會議的前因后果,特別是在會議召開前的那段艱苦卓絕又緊張驚險的歷史性階段,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這不僅是中國工農紅軍發展的重要時刻,也是對未來的新中國的成立有著深遠的意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歷史反復證明的客觀真理,是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劉安恭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的隊伍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勝利雖然振奮了很多共產黨人的士氣,但是照搬蘇聯的一套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電影中毛主席與劉安恭作為一個矛盾點,故事的發展過程與結果也就是我們道路選擇的結果。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內部,了解實際情況,尊重事實規律,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道路,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傳承好我們的中國道路。
觀看這部電影讓我深刻意識體會到了紅色文化和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在電影里我感受到了在那個艱難的歲月里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無私奉獻和無謂犧牲,也加深了我對革命主意和精神的傳承意識?!耙允窞殍b,可以知興替?!庇^看《古田軍號》,了解革命歷史上的故事,除了能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也能讓我們從歷史事件中得到思考和啟發,有利于我們處理當下甚至未來的事情。古田會議精神、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臺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
在當時的條件下,中國工農紅軍的革命環境是非常嚴酷和艱難的。但是他們有信仰,那就是解放全中國。并且懂得聯系各個階層的人民,讓各個基層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如今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但是依舊不要忘了,唯有緊緊依靠人民,革命才能成功,民族才能獨立,國家才能富強。我們站在中華人民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勝時刻,為不負人民重托,不辱歷史使命,我們要繼續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黨,緊緊依靠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古田軍號》觀后感
黨巖
《古田軍號》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影片。影片用真誠的藝術表達和創新的手法,以一個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年輕的革命領袖帶領年輕的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辟了中國革命成功的非凡歷程。
1929年6月至12月,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毛澤東在失去紅四軍前委書記職務后,帶著重病在閩西蘇區繼續實踐著自己的建黨和建軍思想。古田會議的勝利召開,糾正了黨內的錯誤思想,使毛澤東的正確思想終于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靈魂,1929年召開的古田會議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
陳毅全程跟隨毛澤東和朱德兩個人,不止一次說我是跟著你們兩個人鬧革命的。毛澤東和朱德對于陳毅來說就像是坐標,他忠于他們兩個人,維護他們兩個人,就像一個小弟弟在給兩個哥哥當粘合劑,最怕他倆爭吵。一個場景是朱毛吵架,朱德拔出手槍氣乎乎的說要槍斃犯錯誤的手下,毛澤東和他爭奪手槍,說你沒有權利槍斃,朱德說我是軍長有權利,兩個人眼看要擦槍走火,陳毅沖進來說我即興做了一首詩,念給你們聽聽,朱毛兩個人同時說不聽。晚上睡覺時,陳毅住在毛澤東隔壁,他拉開小檔板跟毛說話,毛一直在奮筆疾書,眼睛也不看他,說我不跟沒立場的人講話。陳毅就說你不睡覺,朱軍長也不睡,他比你年紀大啊。毛一聽就把小燈和紙拿到床上,繼續寫。毛把小檔板關上,陳毅又打開,毛又關上,陳又打開,就這樣一直當當當的響,朱德在另一個屋里,支著耳朵聽著他們的動靜。毛說你要是不睡覺就把你的詩念出來聽聽,陳毅說不高興念了,我要睡覺了,明天還要辦干部學校。毛就問陳辦干部學校的情況,還說他最喜歡別人叫他先生,陳毅就說“毛先生,睡覺嘍?!比缓筝p輕的關上小檔板。陳毅看毛澤東的目光充滿深情,是崇敬、是熱愛、是信任。
后來劉安恭代表中央來到根據地,要求朱毛退出前委,由他管理。劉是朱的老部下,朱德很信任他,劉和毛的路線之爭就愈演愈烈,朱也不愿意劉為難毛,一直說服他。一天朱正和劉生氣呢,毛澤東喜氣洋洋地跑進來,一把拉住朱德的手,拽著他出門。一路上毛在前面跑,拽著朱德,朱德在后面跟著他。開始朱德還是滿臉的不情愿,不一會就笑了,是那種滿心歡喜又不好意思表露出來的表情。毛把朱帶到一個裁縫店,裁縫老板給他門做的新軍裝,布都染好了。朱德站在一片藍色中間,感慨的說,就是我想的那種顏色,再配上紅領章,打起仗來精氣神都不一樣。毛讓朱選紅領章的顏色,朱德也不看著毛,眼睛只瞅著布,說讓他(指毛)選,哪種都好,第一種更好。毛興高采烈地說,染的就是第一種。朱德又說給小號手也做軍裝,小孩子長得快,做大點厚點。裁縫說我就去量尺寸。毛澤東從口袋掏出一張小紙條說,我這里有。朱德看著毛澤東,心里滿滿是心有靈犀。
后來毛澤東被迫離開了紅四軍,到上杭繼續搞革命、辦學校。離開的前夜,毛躺在床上對旁邊房間的陳毅一陣囑托,讓陳好好幫助朱德,還把主要問題都寫了下來從小門板縫里塞給他。沒想到鏡頭一轉,躺在旁邊的是朱德。毛發現是朱德后很生氣,打開門想出去,沒想到陳毅坐在他門口的地上,委委屈屈地說是朱軍長非要和我換屋子,他說你不理他。毛澤東又躺回床上,還是不理朱德,朱德把自己的毛皮褥子送給他,他也不要,第二天一早就走了。朱德發現毛澤東走了,著急的問陳毅人呢,陳毅說走了,朱又問沒人送嗎,陳毅委屈死了說,我說的也不算啊。毛走后,晚上陳毅躺在床上,不停的拉開小檔板再關上,再拉開再關上,一臉的生無可戀,他多懷念之前的日子,一拉開小檔板就能看到毛趴在桌子上寫字,感覺陳毅就是個沒有安全感的小朋友一樣。沒有毛的軍隊打了幾次敗仗,大家情緒都不好,朱德帶著陳毅、劉安恭到上杭找毛澤東,想讓他回去。毛跟他們講了幾句就去給女校上課了,陳毅失落的說他不要我們了。朱德看了毛寫的文件說,他哪里是不想回去啊,他每天都有記錄和預測紅軍各方面的情況,地圖都畫爛了,他的預測都是對的。然后朱德就拿起毛筆在毛的地圖上打了一個大大的對勾。毛在給女校上課,可是眼睛一直在看著門口,看著朱德他們一個一個的走了,滿是不舍?;厝ズ箨愐阕诿珴蓶|原先的房子里給中央寫信,他說坐在這里會給他力量,并決定親自送信到中央,要求中央恢復毛澤東的職務。朱德還想穩定一下形勢,陳毅堅決道,我現在是前委書記,你忙好你的不必管我。陳毅一下子由一個小弟弟變成一個立場堅定的領袖,感覺離開毛澤東讓他突然間長大了,才讓人想起他也是未來的領軍人物之一啊。毛在講話的時候,瘧疾突然犯了,手抖得不停,陳毅和朱德分別坐在他左右兩邊,陳毅就蹭過來緊挨著毛坐在同一條板凳上,伸手從毛的口袋里掏藥給他,而朱德就站起來接替毛繼續講話。這時候毛還小聲的問陳毅,你的那首詩呢,陳毅說我就是把你的西江月又讀了一遍。
影片最后朱德帶著部隊要暫時和毛分開,毛一直送啊送,陳毅說你再送朱毛就分不開了。陳毅隨著朱德走了,毛一直目送著他們,朱德好像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背對著他晃了晃手里的板凳,跟毛告別。影片結尾講當年的小號手在解放后又回到了古田,并且一生都在這里,他現在的愿望就是替毛澤東和朱德好好看看現在的生活。
影片雖然講述的是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是全程充滿溫馨,老一輩革命家講的都是奉獻,沒有人為自己考慮,即使是有分歧的劉安恭,最后也是奉獻出了生命。共同的理想讓他們團結一致,讓他們對彼此充滿信任,他們一生的物質生活都很簡陋,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無比富足,讓人感動。
《古田軍號》觀后感
董臣
曾經小時候在課本上讀到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時覺得此句相當有力量有信心,是一種成功在望的心情。而今天看過《古田軍號》才發現,它更似一段熱血勵志歲月沉浸。
人生的不同階段,看同一句話,意思竟然截然不同,真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而立之年,隨著電影《古田軍號》一起踏入了這段歷史長河,才重新體會了當年革命每一步的來之不易。
《古田軍號》開篇的視角是由三代投身革命事業家庭的農民兒子小號手開始,從他所見的一點點還原歷史記憶。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當時的紅伍在井岡山會師以后,在如何進行黨的建設的問題上,進行了曲折而艱苦的探索。
把如何著重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建設黨,形成比較系統的黨的建設的思想綱領這段復雜的理論歷史,用誠懇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來,并且賦予了強大的感深力,絕對是非常有難度的題材創作。
也可以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時根據地建設比較復雜,怎么去建立一個適合隊伍的制度,我們的黨和,是經過了多次的碰撞與思想的摩擦,最終才有了后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導演用深化歷史的方式,重塑了軍魂的紅色記憶,令人也感動也深深佩服。
本片的每個細節都體現出了精心打磨的文化內核,除了還原古田會義的重大歷史時刻,毛澤東化名楊先生幫助老百姓“解放女性,解放思想”這個情節,讓我印象也是很深刻。
在一個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內,邊勞動邊持家,并沒有什么機會去學習文化,特別是被封建觀念束縛的女性,更需要了解外面的世界。楊先生看到她們的難處,不僅主動幫她們贖身,還派了女先生教她們讀書識字做人,體現了一個領袖的遠識。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在打仗的關鍵點上,教女人識字明理有什么意義?從現在看來,這些都是女性所具備的基本認識,但信仰和理想都是一點點推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豆盘镘娞枴凡粌H讓觀眾看到了過去,看到了艱辛,也讓觀眾體會到了偉人的胸襟。
還有一處,一直貫穿本片的“紅領章究竟是大黑框還是小黑框”也讓人感動。一開始就紅領章究竟要大黑框,還是小黑框,一直沒有決定。這看起來似乎是小事。但是經過集體的討論,逐漸讓人感覺到了紅領章蘊含的文化價值,每一個決定都有其慎重的考慮,以及它的存在的意義。
后來,劉安恭在戰場上的犧牲,就更加明確了大黑框的深刻意義。它是思想的交鋒,也是夢想的追間,更是信仰的力量,觀影過程中,讓人不時熱淚盈眶的,是他們為解放事業的執著與嘔心瀝血!
可以說,我們這批成長在紅旗下的新一代,也是聽著革命故事長大的中年人,對于很多歷史偉人、英雄事跡都特別熟悉,那么,如何講好故事,如何讓人在經典故事中再度有新的升華,是《古田軍號》顛覆性創作面臨的難度。
雖然描寫“古田會議”的影視作品不止一部,但從今天的角度看《古田軍號》,能感受到了同一歷史的不同心情。我想這就是國家一直以來提倡的“牢記歷史不忘初心”的意義所在。
看這個影片,感動過,流淚過,從革命的故事回憶起自己的成長、奮斗,雖歷經艱辛仍不覺累,心中豁然開朗。人有的時候不能一直往前奔跑,要學停下來體會初心,才使得人生更加豐盈與自信。
《古田軍號》觀后感
高科
由八一電影制片廠、福建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河北廣電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是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電影講述了1929年,紅四軍到達閩西,特別是到古田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古田會議”前后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1929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作為地建集團的一名員工,要踐行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就要大力發揚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弘揚實干精神,保持奮斗姿態,主動擔當作為,用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自覺把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實到“愛我中華、振興石化”“為美好生活加油”的壯闊實踐中,落實到公司“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持續盈利”核心任務中,致力于決勝全面可持續發展、邁上高質量發展奮斗中,努力為打造世界一流石油工程技術服務商貢獻自己的力量。我想這就是我們每一名國企黨員要“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在經濟領域為黨工作的意義所在。
從革命的故事回憶起自己的成長、奮斗,雖歷經艱辛仍不覺累,心中豁然開朗。人有的時候不能一直往前奔跑,要學停下來體會初心,才使得人生更加豐盈與自信。
從黨的軍隊建設回頭看企業建設,道理驚人的相似,從井岡山到中央蘇區,從“三灣改編”到“古田會議”,困擾當時領導人的一個問題就是建設一支什么樣的軍隊?這個問題包括:紅軍除了打仗之外,還要不要做群眾工作;要不要宣傳、教育、組織群眾;要不要建立根據地等等一些列問題。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古田軍號》觀后感
郝波
《古田軍號》取材于1920年古田會議前后的一段歷史,影片并沒有回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沖突,并經過激烈的沖突后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古田軍號》在部電影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影片有政治勇氣,也有藝術智慧,對人物與事件的描繪恰到好處。這部影片雖然忠于歷史精神,但能夠跳出一般的歷史敘述,把具體的問題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敘述拆解,把古田會議前后的歷史進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節,非常巧妙。
1920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舒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勝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
郝舒雪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里來,對于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
古田,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它見證了人民軍隊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軍隊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梢姟肮盘铩睍h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軍隊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軍隊的良好發展。人民軍隊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卓越的思想政治是軍隊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回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團結群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么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
我們一定要以觀看《古田軍號》為新的起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臺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在一絲一粒,一厘一毫之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古田軍號》觀后感
李雯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里的主旋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龍凳舞,龍凳舞是福建等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普遍存在于南方一些盛大的活動。影片的開始以龍凳舞引入故事,毛主席站在人群當中,嶄新的龍凳舞與長衫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跨越時空的安排心思非常的巧妙,包括影片中毛主席卸任前委書記轉移到其他地區,人們舞龍凳歡迎,這時整個畫面偏暗色系破舊的龍凳讓人感受到歷史與滄桑,龍凳舞的插入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感覺歷久彌新,帶著我們回溯歷史感受炙熱的革命情感。最后朱毛分開作戰,朱德揮一揮手中的板凳與毛主席告別,一條板凳里蘊含了太多,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吵不散的革命友誼。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歷史反復證明的客觀真理,是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劉安恭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的隊伍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勝利雖然振奮了很多共產黨人的士氣,但是照搬蘇聯的一套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電影中毛主席與劉安恭作為一個矛盾點,故事的發展過程與結果也就是我們道路選擇的結果。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內部,了解實際情況,尊重事實規律,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道路,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傳承好我們的中國道路。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回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團結群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么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臺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在一絲一粒,一厘一毫之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正值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初始,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學好黨史,以史鑒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不負韶華!
《古田軍號》觀后感
劉宇寶
4月7日,分公司組織觀看重大黨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感慨良多,心得如下:
《古田軍號》可以說是一部精心打造的、具有高度思想內涵,而且有非常強烈的藝術震撼力的優秀影片。它講述了1929年,紅四軍到達閩西,特別是到古田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古田會議”前后發生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從軍號手爺爺的回憶這一小的切入口進入敘事,十分精巧,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板凳舞、窗口的設置等小細節。在古田這片紅色土地上,一個個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事跡在這里上演;一段段舍小家為大家鼓勵親人走上前線的革命故事在這里發生;一位位為保守黨的秘密飽受敵人摧殘卻寧死不屈的革命英烈將姓名永遠地刻在了這片土地上;讓我們深刻理解了革命道路探索中艱難曲折的進程。
一、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部署新要求,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弘揚優良作風,傳承偉大精神。
堅持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精神,鼓起邁進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精氣神,不斷續寫中國共產黨人的新的精神史詩;深刻汲取正反面歷史經驗,立足公司實際,堅定不移抓改革、推創新、促發展、強黨建,為公司奮力譜寫新時代陜西追趕超越新篇章貢獻力量。
三、壓實工作責任,勇于擔當作為。
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不僅是員工回報企業的最根本方式,而且也是員工責任意識的重要體現。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堅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工作作風,以飽滿的熱情,充沛的干勁投入到實際工作中,切切實實履好職,常懷感恩之心。
通過本次觀影學習,我將立足工作實際,切實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發展動力,積極發揚新時代地建人擔當作為,高效推進集團轉型升級及高質量發展,為集團“十四五”順利開局、實現千億地建和“百年永興”遠景目標不懈奮斗,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古田軍號》觀后感
盧天麒
1929年的古田,風雨飄搖中又充滿了濃濃的火藥味,一方面是因為建軍不到兩年的紅軍從井岡山輾轉閩西,被各路反革命武裝逼入絕境,陷入重圍之中危機深重,另一方面,外患未解,又生內憂,毛澤東與朱德這對完成無數壯舉的搭檔,也在此時為革命的初衷,為黨為軍的原則問題而開始發生激烈爭論。
我們看過無數次偉人于歷史中“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從未見他們如此真切的煙火之氣——影片《古田軍號》呈現的視角與以往抗戰題材影片,有著鮮明的殊異,它以一位年齡弱小的小號手跟隨“朱毛”這對搭檔的腳步進入影片,將四軍到達閩西后鮮為人知的那段崢嶸歲月,演化為其親眼目睹的一次次為理想為信仰的爭吵辯論,從而去再現“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會議”之前那充滿熱血負重的激蕩歲月。
作為一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同時,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古田軍號》帶著突破與勇氣并存的強烈基調,一改偉人的臉譜化敘事,更加專注在情感的“斗爭”中,它記錄爭執的矛盾所在,也凝望小號手還有老裁縫、造紙廠廠長、女學生等等感情質樸但內心火熱的“小人物”,與偉人并肩同行的執著與深情,他們和偉人并行的腳步以及情感交融的日常生活,激發出人物更加真實更加動人的一面。目睹爭吵,不回避不粉飾,歷史上我黨內部曾經發生過的激烈爭論與分歧,并目睹這爭吵帶來的巨大轉折,這是創作上的技巧,更是創作中的莫大勇氣。
因而,“爭吵”的語境,也讓觀眾有撥開云霧見晴天之感,朱、毛兩位拍桌子大吵的背后,并非完全是情緒的對抗,而是當時對理想的探索與執著,當時,路線出現了哪些問題,部隊中的士兵又出現了哪些問題,為什么打仗,為誰打仗,都是需要厘清的重大問題,從特派員劉安恭的到來直至犧牲,無數次的爭吵最終成為無可爭辯的事實,所以,兩人的爭吵也像是與當下觀眾的一次討論與激辯——并非娓娓道來的爭吵,顯然更讓觀眾投入情感的去思考和分辨,所以,當他們最終坐在一條板凳上的時候,并非是情感上的和解,而是風雨同舟,找到了航行的嶄新方向。
也因此,《古田軍號》成為一部回望初心的影片,穿過歷史的血與風采,讓視線抵達爭吵背后,也讓重大歷史題材在此找到與年輕人同步的情感和語境,與“朱毛”一起,尋找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前途命運面臨著生死攸關的根本問題,確立方針,尋找到理想和信仰的“初心”所在。
我們要認真學習古田會議精神,認真學習黨史,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傳承好、發揚好紅色基因。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黨的領導。盡心盡力地干好本職工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化使命擔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我們的青春和力量。
《古田軍號》觀后感
宋欣怡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里的主旋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在影片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龍凳舞,龍凳舞是福建等南方地區的傳統民俗活動,普遍存在于南方一些盛大的活動。影片的開始以龍凳舞引入故事,毛主席站在人群當中,嶄新的龍凳舞與長衫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跨越時空的安排心思非常的巧妙,包括影片中毛主席卸任前委書記轉移到其他地區,人們舞龍凳歡迎,這時整個畫面偏暗色系破舊的龍凳讓人感受到歷史與滄桑,龍凳舞的插入讓我們對這段歷史感覺歷久彌新,帶著我們回溯歷史感受炙熱的革命情感。最后朱毛分開作戰,朱德揮一揮手中的板凳與毛主席告別,一條板凳里蘊含了太多,是堅定的理想信念,也是吵不散的革命友誼。
古田見證了人民軍隊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軍隊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梢姟肮盘铩睍h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軍隊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軍隊的良好發展。人民軍隊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 “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回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團結群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么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