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建勘測規劃院《古田軍號》觀影心得(四)
發布時間:2021-04-20 來源:地建勘測規劃院
《古田軍號》觀后感
魏夢瑩
《古田軍號》取材于1929年古田會議前后的一段歷史,影片并沒有回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沖突,并經過激烈的沖突后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古田軍號》在部電影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影片有政治勇氣,也有藝術智慧,對人物與事件的描繪恰到好處。這部影片雖然忠于歷史精神,但能夠跳出一般的歷史敘述,把具體的問題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敘述拆解,把古田會議前后的歷史進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節,非常巧妙。
1929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古田軍號》觀后心得
柴博
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里來,對于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后7次來到這里。時至今日,面對軍隊改革建設,習主席仍呼吁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見證了人民軍隊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v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軍隊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可見“古田”會議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軍隊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軍隊的良好發展。人民軍隊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回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團結群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結合當下集團韓董事長在年初“加強管控能力建設,促進轉型升級發展”的要求,以及近期開展的精細化管理要求都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要求我們不要忘記集團建立之初的艱苦奮斗拼搏向上的精神,重新發揚集團“三特”精神,管控好自己,從細節出發,不忘初心。
管控能力與主動出擊的意識是一個公司的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三特”精神不可忘。
《古田軍號》心得體會
鄭駿良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前幾天勘測院組織大家一起學習觀摩了影片《古田軍號》,看完《古田軍號》,感覺導演有很強烈的現實關懷,將古田會議的很多情節置于今天,依然有借鑒意義。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搞的問題。思想不統一,沒有政治觀念,就是一盤散沙。紅四軍在贛南、閩西根據地面臨無比危險的形勢,危機四伏,斗爭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同志依然堅持,隊伍不整頓,那么拉出去也是死路一條。秉承蘇聯革命信念的劉安恭則堅持要軍事訓練,思想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是正確的,而且這也被之后歷次勝利直至奪取政權直至現在所證明。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上創建的,自建黨伊始就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關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傳統。貫穿影片始終的問題就是民主集中制問題,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既明確要求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又明確要求善于發揮下級黨組織的積極性,體現了維護黨中央權威和充分發揮下級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現在要求做到“兩個維護”,并不是對于中央命令機械地執行。毛澤東同志曾指出:“盲目地表面上完全無異議地執行上級的指示,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的指示,這是反對上級指示或者對上級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惫盘镘娞栔?,黨中央得知粵桂軍閥正在激戰,命令紅四軍主動出擊,由于信息不通暢,等到命令下達到紅四軍時已經過了二十六天,粵桂軍閥激戰已經結束,紅四軍急忙派陳毅去向中央反映情況,中央也及時對此進行了糾正。也正因為陳毅去上海向黨中央反映,才有了對紅軍和黨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九月來信”。
三是執政基礎的問題。黨的執政基礎,就是包括階級基礎在內的黨的群眾基礎。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是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基礎工程。影片中,紅四軍要建醫院,當地群眾把家中的門窗拆了送來醫院當病床,毛澤東同志看到暴風雨中無門無窗的農戶家,把自己和戰士的床板送了出去;毛澤東同志為了掌握實情,經常主動下去搞調查研究,同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跟裁縫店老板、造紙廠工人同吃同住,也贏得了他們的擁護和信任,裁縫店老板為紅四軍定制軍裝,造紙廠老板臨走前送了一大厚摞紙。在革命戰爭的艱難歲月里我們黨同人民群眾建立起來的血肉相聯的關系,在今天看來依然讓我們為之動容。
1929召開古田會議的時候,只有幾千的隊伍,20年后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也許,對于影片里的這些年輕人而言,自己做了多么偉大的事,在情感沖突的那一刻,是沒有想過的。但是,若沒有這種情感沖突的一面,又怎么會有后來的越戰越勇。也正是開誠布公,才讓人更加堅定在真理的探索中,形成思想認識上統一的必然性。偉大的夢想靠的就是共同的信仰和為革命義無反顧的態度,也正是充滿挑戰,才讓年輕一代觀眾感受到遭遇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要義無反顧的向前沖,堅定的相信自己的夢想一定可以實現。同樣,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同樣也應該有偉大的夢想,為了我們這個國家,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古田軍號》觀影心得體會
解文武
《古田軍號》由八一電影制片廠、福建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河北廣電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湖北長江電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品,是紀念古田會議勝利召開90周年、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召開5周年的獻禮影片,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2019年重點國慶獻禮片。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
影片從軍號手爺爺的回憶這一小的切入口進入敘事,十分精巧,并且很好地利用了板凳舞、窗口的設置等小細節。導演在藝術性的場面調度方面也具有突破和創新,讓觀眾有強烈的代入感,看完以后還沉浸在電影的故事和場景中。
電影《古田軍號》將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現實主義相結合,展現出了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感受到在那個年代,革命軍民為了國家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無畏犧牲,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
古田見證了人民軍隊從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然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v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軍隊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可見“古田”會議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軍隊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改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軍隊的良好發展。人民軍隊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電影《古田軍號》的初衷是為了和當代的青年人保持同樣的語境,給他們有更多的代入感,從而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通過感受老一輩革命家的使命與初心,進而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通過觀看《古田軍號》,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深切體會到我們現在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要牢記歷史、尊重歷史、緬懷先烈。以感恩之心,以敬畏之情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積極發揮主人翁的精神,以嚴謹務實的態度,腳踏實地的作風,從我做起,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觀《古田軍號》有感
買超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勘測院黨總支的組織下,我與大家一同觀看了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
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里來,對于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后7次來到這里。時至今日,面對軍隊改革建設,習近平主席仍呼吁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軍號是以一個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為主線,以小人物的視角看大人物的故事。整部電影以年輕人的角度敘事,無論是故事的架構、藝術表達、背景音樂的選取和畫面剪輯等方面都選擇了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更加的有代入感,讓我們又重溫了那段歷史,看革命偉人如何在艱難歲月仍堅守初心,堅定不移走革命道路。
這部影片沒有過多戰爭的場面,也沒有過多的煽情,通過演員的語言動作上的表達以及故事的矛盾沖突,將人物性格刻畫的非常鮮明。毛澤東原則性極強,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不退讓。朱德的敦厚,善氣迎人。劉安恭處事刻板教條,卻富有犧牲精神。還有青年演員張一山飾演的林彪,雖然戲份不多,卻將其桀驁不馴的性格表演的非常細膩。但是他們的性格中又有一脈相通的共性,就是對黨和革命的熱忱和光明磊落的胸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時根據地建設比較復雜,怎么去建立一個適合隊伍的制度,我們的黨和,是經過了多次的碰撞與思想的摩擦,最終才有了后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導演用深化歷史的方式,重塑了軍魂的紅色記憶,令人也感動也深深佩服,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讓我有了更多感悟。
作為中共黨員要有服務精神。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國家領導人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加強學習。影片中劉安恭這個角色讓人印象深刻,刻板教條,但是其傳達到學習教育精神值得深思,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都需將學習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和業務能力。注重學習質量,提高學習效果,并將學到的運用到工作生活當中。
要有團隊意識,加強組織紀律性。中國共產黨從開始50多人的小黨,逐步發展成現在治國安邦的執政黨??康氖怯薪M織有紀律,將其融入到我黨的精髓。加強組織紀律不僅僅是不遲到、不早退。更是嚴格要求自己,加強內控。在工作中應該服從組織領導的安排,嚴禁單干蠻干。
要有責任意識,勇于擔當。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堅守工作職責,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于較真、敢抓敢管。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古田會議的精神?;赝?,我們不忘初心。前行,更加牢記使命。片尾有當年的小號手真人出鏡,背后仍然是古田那片安靜的土地,好像還在等著毛澤東回來。他進入到小號手的生命里,短短一陣子,卻照亮了小號手的一輩子。
觀《古田軍號》有感
鮑立佳
看完《古田軍號》,感覺導演有很強烈的現實關懷,將古田會議的很多情節置于今天,依然有借鑒意義。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搞的問題。思想不統一,沒有政治觀念,就是一盤散沙。紅四軍在贛南、閩西根據地面臨無比危險的形勢,危機四伏,斗爭環境極其惡劣,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同志依然堅持,隊伍不整頓,那么拉出去也是死路一條。秉承蘇聯革命信念的劉安恭則堅持要軍事訓練,思想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事實證明,毛澤東同志是正確的,而且這也被之后歷次勝利直至奪取政權直至現在所證明。
二是民主集中制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是在民主集中制原則上創建的,自建黨伊始就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關于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傳統。貫穿影片始終的問題就是民主集中制問題,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是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既明確要求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又明確要求善于發揮下級黨組織的積極性,體現了維護黨中央權威和充分發揮下級主觀能動性的有機統一。
三是執政基礎的問題。黨的執政基礎,就是包括階級基礎在內的黨的群眾基礎。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是增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的基礎工程。影片中,紅四軍要建醫院,當地群眾把家中的門窗拆了送來醫院當病床,毛澤東同志看到暴風雨中無門無窗的農戶家,把自己和戰士的床板送了出去;毛澤東同志為了掌握實情,經常主動下去搞調查研究,同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跟裁縫店老板、造紙廠工人同吃同住,也贏得了他們的擁護和信任,裁縫店老板為紅四軍定制軍裝,造紙廠老板臨走前送了一大厚摞紙。在革命戰爭的艱難歲月里我們黨同人民群眾建立起來的血肉相聯的關系,在今天看來依然讓我們為之動容。
《古田軍號》觀后感
田潤青
也許是為了讓90后、00后有更強烈的愛國意識以及對歷史的永不忘懷,勘測規劃院組織了我們觀看了《古田軍號》這部電影。
電影相對來說很溫和,除了少量的戰爭場面,最激烈的就是兩位領導吵架的幾場戲,還有毛委員長對于井岡山的回憶(會師和離開)。
雖然平和但卻很震撼,來自視覺和心靈上的雙重震撼。
影片中有許多現在年輕人以及未來的中國人應該知道的歷史事件(我只知道井岡山會師,卻不知道井岡山的那場戰役);一幕幕展現出的是老一輩努力爭取的、永遠不可拋的中國精神;還有在那個年代,所經歷的一件件讓他們倍感壓力的事件......
在那里,我看到了傳承。當父親和哥哥相繼因戰爭而離開,螺號傳到了他的手里時;當地下工作者和毛主席(當時的毛委員長)宣讀誓言時;當剛畢業的女學生成為了女先生時;當林裁縫對毛委員長說“我的幾個孩子在最前面”時......
在那里,我也看到了熱血。當“父親”不顧個人安危將戰友拽回卻被亂槍擊中時;當林彪和戰士們勝利歸來時;當板凳龍舞起時;當毛委員長生病后卻還堅持工作時;當他顫抖著身子,朱軍長和陳毅朝他靠近時;當“討厭”的劉安恭壯烈犧牲時;當那位小兵躺在地上對毛委員長說出會一直跟隨他以及犧牲后大家一致同意他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時;當毛委員長寫下“婦女要解放”時;當造紙廠老板為臨行的毛委員長送去一大摞紙時;當井岡山會師的場面出現時;當小螺號手再次為戰士們吹起沖鋒號時;當朱軍長舉起那把板凳時......
我是一名90后,沒有生活在那個年代;也是一名沒有好好學習歷史的理科生,所以對有些政治文化不是很了解。但我在影片中真的感受到了那時的不容易,中國國家、中國領導、中國軍人以及中國百姓。
而我,現在活在一個繁榮富強的時代,不用擔心外界會對國家有什么非分之想,因為我們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我們普通老百姓只需照顧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家庭。
這一切都是老一輩和現在的英雄給予我們的安穩,在這一刻,在現世安穩的年代,我們更應該愛護國家,更應該團結一致抵抗一切,我們是中國人,有血性有智慧的中國人,這是骨子里的,是老一輩人傳給我們的。
幾十年前,為了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死了太多的人……
如果有來生,我還是要做中國人,這個身份是一輩子的,是永世的,是不朽的,是驕傲的……
謝謝你,中國!!!
《古田軍號》觀后感
魏嘉磊
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里來,對于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后7次來到這里。時至今日,面對改革建設,習近平主席仍呼吁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會議在我黨我軍的歷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革命斗爭既有經驗的前提下,科學地指出了我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的階級屬性和歷史性質,為黨的建設和建設指出了符合國情的正確道路,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了方向。通過影片重溫歷史、賡續血脈,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勝利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必須有刀刃向內、剔骨剜肉的自我革命精神。這也是新時代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遵循。
古田見證了人民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梢姟肮盘铩睍h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的良好發展。人民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卓越的思想政治是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
我們一定以觀看《古田軍號》為新的起點,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古田軍號”在地建永遠嘹亮,集結起大家共同建設地建的磅礴力量。
觀看《古田軍號》心得
牛曉燕
《古田軍號》取材于1929年古田會議前后的一段歷史,影片并沒有回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沖突,并經過激烈的沖突后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古田軍號》在部電影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影片有政治勇氣,也有藝術智慧,對人物與事件的描繪恰到好處。這部影片雖然忠于歷史精神,但能夠跳出一般的歷史敘述,把具體的問題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敘述拆解,把古田會議前后的歷史進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節,非常巧妙。
1929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舒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勝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努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柴祿
《古田軍號》這部電影以紅軍小號手孫子的視角講述了革命前輩在艱難的歲月里所堅守的初心,展現了在國民黨圍剿下毛主席對革命道路的堅定信心,體現了一種紅色文化及紅色基因的傳承。這部電影里的主旋律就是傳承,是信念的傳承,道路的傳承,作風的傳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近代歷史反復證明的客觀真理,是社會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劉安恭作為中央特派員來到紅四軍的隊伍中,蘇聯作為當時的“老大哥”十月革命的勝利雖然振奮了很多共產黨人的士氣,但是照搬蘇聯的一套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國情,電影中毛主席與劉安恭作為一個矛盾點,故事的發展過程與結果也就是我們道路選擇的結果。毛主席曾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深入到工作的內部,了解實際情況,尊重事實規律,我們才有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道路,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傳承好我們的中國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影片中,毛主席的一句話非常引人深思“你們要清楚你們是在為誰打仗”,直到現在這句話還在耳邊回響。隊伍士兵毆打百姓,就關禁閉加強演練,毆打俘虜就讓士兵伺候俘虜照顧俘虜的起居。毛主席始終把隊伍作風問題思想問題當作帶隊伍的重中之重,定規矩,講章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團結群眾也是我們黨取得勝利的制勝法寶。電影中出現的官僚作風,流寇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追根溯源就是一部分人忘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無論什么時期,我們都應該以人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擁不擁護為標準來要求自己,爭取做到“五個過硬”,答好時代的卷子。
1920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定要堅決貫徹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我們要從以下幾點出發堅決做到為人民服務。
一是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是規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二是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三是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是工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安平的臺城精神,紅色因子生長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成為我們的骨血,鑄就我們的精神。軍號在一代代的傳承,嘹亮的軍歌,是對我們英雄的贊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產黨人的責任就在一絲一粒,一厘一毫之間。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要落在實實在在的小事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在一代代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觀看電影《古田軍號》心得體會
南海龍
近期,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古田軍號》。電影《古田軍號》能夠讓我們緬懷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追憶紅色政權從哪里來,對于繼續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矢志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古田,在人民的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定型的地方。早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就曾先后7次來到這里。時至今日,面對改革建設,習近平主席仍呼吁大力倡導“古田”會議精神,謹記老一輩革命思想。
古田見證了人民建立之初的一無所有到獲得人民的認可和如今的強大,見證了隊伍思想的發展、不斷成熟,見證了政治建軍的可行性與前瞻性。雖古田歷史已然難尋,但“古田”精神卻隨歲月長河流淌至今。縱觀習近平主席幾次關于建設和慰問系列講話中,不難發現政治建軍始終是他強軍戰略的第一部署、第一要素??梢姟肮盘铩睍h精神所提出的政治建軍對建設發展的影響以及歷代國家領導人對其的重視。當今世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世界格局的日益更變,經濟文化的不斷沖擊,國防成了躋身世界前列為國保駕護航的決定性因素,而國防實力的有望提高依賴于人民的良好發展。人民被寄予如此厚望,是至高榮耀,更是不容懈怠的責任。
卓越的思想政治是凝神鑄魂的根本、基礎、前提要素。無論何人,身處何地,理應牢記歷史,時刻鞭笞自己,“古田”精神不可丟。我們要認真學習古田會議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盡心盡力干好本職工
觀看電影《古田軍號》有感
趙冰
《古田軍號》取材于1929年古田會議前后的一段歷史,影片并沒有回避90年前那段崢嶸歲月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領導人為了共同的信仰,為探索革命真理而發生的情感沖突,并經過激烈的沖突后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一和新的基礎上的緊密團結,這也讓整個影片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古田軍號》在部電影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創新。影片有政治勇氣,也有藝術智慧,對人物與事件的描繪恰到好處。這部影片雖然忠于歷史精神,但能夠跳出一般的歷史敘述,把具體的問題吃透了,因此可以把一般的敘述拆解,把古田會議前后的歷史進程重新塑造,形成影片中看到的故事情節,非常巧妙。
1929年,紅四軍在古田召開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會議指出:“紅軍要負擔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以至于建立共產黨的組織等重大任務”。會議批判了黨內的非組織觀點和絕對平均主義。古田會議已經過去90年,但會議精神穿越90年時空仍然鮮活如初,激勵我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
服務群眾必須堅持全心全意。古田會議的核心舒定了黨和紅軍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黨員應該時刻牢記,我們的任務不單純是完成本職工作,本職工作背后更重要的是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辦事。離開了這個宗旨,談職能、談工作、談發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習總書記說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黨員需要牢記的初心,否則我們的工作和奮斗就失去了蘊含的意義。
服務群眾必須強調組織保障。中國共產黨從一個只有50多個人的小黨,發展為一個有8800多萬名黨員、長期執政的黨,靠的是有力的組織保障。當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又開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歷史征程,這一段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的歷程,需要每個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帶領群眾共同前進。如果黨員干部只會自己單干,必將失去力量源泉,服務群眾只能事倍功半。
服務群眾必須排除平均主義。服務群眾,離不開扶貧。習總書記多次感嘆,扶貧始終是他花精力最多的一項工作內容。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基層干部把扶貧當做例行公事,搞絕對平均主義,以為一碗水端平就勝作到位,忽視了群眾的個體差異,導致扶貧工作效率低下,停滯不前。故筆者認為服務群眾尤其是服務困難群眾的過程中一定要精準服務,真正讓群眾得到“有尊嚴的幫扶”,“有溫度的發展”。
新時代必須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特別是心懷對革命先輩的崇敬與學習紅軍將士艱苦奮斗的精神,致力打造一部有筋骨、有溫度、有情懷、有擔當的,無愧于先烈和藝術時代的精品力作,讓光輝的歷史再次煥發出時代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