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尼配资,配资网站排名,在线配资公司,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聚焦

【人民日報】土地整治, 如何一畝頂兩畝?——陜西省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紀實

發布日期:2010-10-17    作者:    來源:    點擊量:8712   分享到:

廢棄宅基地整治潛力大


陜西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學經過20年實踐,探索出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整治集成技術及典型模式。一項對陜西省農村村莊用地的調查結果顯示,全省人均占地超過200平方米,遠遠超過115平方米的政策標準。其中,全省廢棄宅基地達到百萬畝左右,整治潛力巨大。


陜西省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韓霽昌總經理算了一筆賬:如果對這些廢棄宅基地加以整治,同時減少新建宅基地占地面積,使戶均宅基地控制在0.4畝,未來10年農民建房用地可少占100萬畝耕地,每畝年產糧食按200公斤計算,每年可增產糧食兩億公斤!


由此,陜西農村廢棄宅基地整治工作開始啟動。


增地增產又增收


9月初,筆者來到當年的耀州小丘鎮移村廢棄地坑窯整治項目區。無法想象腳下平整的土地、眼前開闊的莊稼地,曾經是大片破爛不堪、深陷的地坑窯。問起廢棄窯洞整治的好處,村民們都說,增地增產又增收。


地坑窯窯土是多年的熟土,土壤肥沃。整治后,這些土可以直接做肥料滋養土地,產量“一畝頂兩畝”。小丘鎮紀委書記吳向東介紹,通過實施整治項目,全鎮共整理出了3800多畝耕地,如果靠農民自己整治,一是沒有這么大的經濟實力,二是沒有技術,整治的質量沒有保障。


近年來,小丘鎮通過廢棄地坑窯整治新增了耕地,大力發展蘋果種植。農民在這些土地上種植果樹,平均每畝收入5000元。


阿堵寨村村主任柴志平介紹,村子原來100多戶人,地坑窯占地130多畝。通過整治,全部復墾成了耕地,為村里新增了120多畝耕地,每年增加10萬元收入。


集成技術顯威力


正是從耀州小丘項目起,包括調查技術、規劃技術、施工技術、信息技術、綜合集成、政策機制等在內的“綜合整治集成技術體系”逐步構建起來。


小丘項目吸引了西安理工大學的加入。西安理工大學教授解建倉介紹,地坑窯整治工程,不是推土機一哄而上,簡單拆填。一個窯洞的開挖,必定影響周邊窯洞的穩定性。所以,在施工前,要對各個項目區地坑窯的分布、數量進行詳細清查。清查后,要將清查結果一一在地形圖和規劃圖上做標注,繪制和編寫挖窯工程施工示意圖和具體方案。


憑借這套集成技術,陜西地產開發服務總公司在陜西省內廢棄宅基地整治中打響了自己的品牌。10年來,陜西省直接利用集成技術累計改造廢棄宅基地2.17萬畝,凈增耕地1.8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