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age/categories/September2021/naeAPPi6ugEzwkEHmVKp.jpg)
【人民日報】組圖丨 探訪西安科技高地,創新引領向未來
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人員在土體材料區開展土壤質地檢測。蘇唐詩 攝
7月12日,2024影像采風團一行走進陜西省西安市,探訪當地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實踐。當天中午,采風團來到位于西安浐灞國際港的自然資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點實驗室。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采風團重點觀摩了土體有機重構核心試驗區,了解了不同土體和土壤的差異及特點。
圖中土柱為不同土體結構剖面展示。邱活 攝
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人員在土體結構區開展非飽和導水率檢測。蘇唐詩 攝
據了解,該實驗室由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建設。地建院團隊通過研發的“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造田關鍵技術”“黃土高原溝道壤中流形成機制、調控關鍵技術”等一系列優勢技術,成功將陜北榆林地區的毛烏素沙地改善為可種植的良田。整治后,當地的土壤生態得到改善,地方農業生產實現良性發展。
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人員在進行實驗。邱活 攝
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利用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技術將榆林毛烏素沙地變成良田,圖為整治后盛開的土豆花。